科研成果

200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北方冬小麦抗旱节水鉴定评价与新品种筛选利用

内容摘要: 针对抗旱节水研究中存在的鉴定评价方法与技术条件控制不足,操作过程及评价标准缺乏量化指标,以及现有指标与遗传育种衔接不足等理论与实际问题,以提高小麦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为目标,以抗旱节水鉴定评价技术指标为突破口,从抗旱节水小......

科研成果

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外大豆种质的引进研究与利用

内容摘要: 本项成果根据作物遗传育种原理,综合集成大豆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解决生产实际为目标,有计划地引进国内急需的大豆种质资源,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原则,开展跨部门、多学科综合研究,在引进大豆品种资......

科研成果

2005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小麦优势蘖利用超高产栽培技术

内容摘要: 本技术成果为本课题组承担的国家“九五”和“十五”小麦超高产攻关项目研究的核心核心技术,即小麦优势蘖利用超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发现在小麦超高产栽培中,主茎和一级分蘖的1、2、3 蘖的生长发育进程、形态生理指标和......

科研成果

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

内容摘要: 本项成果依据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综合集成作物生长、发育、遗传、演化等学科的理论和新技术,按照“广泛收集、妥善保存、全面评价、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的原则,通过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多年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以下重大进......

科研成果

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遗传多样性和种质抗病性研究

内容摘要: 该项研究属于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本研究运用植物病理学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力变异、病原菌在同工酶和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人工接种条件下的玉米种质抗性特征。通过数年......

科研成果

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把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导人小麦的研究

内容摘要: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把簇毛麦(Haynaldia Vollosa)抗白粉病基因导人小麦的研究”属于农艺学科生物技术领域,研究成果适用于作物远缘杂交和小麦抗病遗传改良。此研究是一个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野生近缘植物的多态性鉴定一目......

科研成果

199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鉴定与初步利用

内容摘要: 太谷核不育小麦是高忠丽首次发现的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天然突变体,邓景扬等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形态解剖学研究鉴定出它的不育性是受显性雄性不育单基因所控制,由于太谷核不育小麦花粉母细胞败育早不能形成正常小孢子属无花粉型......